原標題:新疆沙雅縣:向荒漠要“綠衣” 向黃沙要效益
工人日報-中工網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鄧麗娟
記者走進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沙雅縣蓋孜庫木鄉(xiāng)的萬畝梭梭治沙示范基地,放眼望去,成片的梭梭覆蓋在無邊的沙地上,一派勃勃生機。在梭梭林中間,工人們正忙著采挖嫁接的大蕓,依次入袋裝車。
采挖工人任朋輝說,今年大蕓長勢不錯,他們一天每個人可以挖到二三百公斤,平均一天的收入差不多有四五百元。 在沙漠這個不毛之地,還能產生這么好的種植效益?答案是肯定的,沙雅縣漠鑫開發(fā)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通說,從最初的種植130多棵梭梭做實驗開始,經過十年努力,目前公司已成功種植梭梭1萬多畝。誰也不曾想到,昔日的不毛之地,今朝卻成了“金山銀山”。這只是沙雅縣向黃沙要效益的一個縮影。 “今年按采挖2000畝地來算,預計能創(chuàng)收近500萬元。” 黃通說,公司從2011年成立開始,試種了十幾種沙生植物,最終選擇了成活率高、適應性比較強的梭梭,目前已種植1萬多畝,還嫁接了7000畝大蕓。
昔日大沙漠變成了如今的聚寶盆,得益于沙雅縣堅持走生態(tài)優(yōu)先、綠色發(fā)展道路。沙雅縣荒漠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0%,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。為改善生態(tài),把治理荒漠和防沙治沙作為改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突破口,沙雅縣創(chuàng)新生態(tài)建設推進模式,深入實施防沙治沙工程,給昔日的荒漠穿上了“綠衣”。 “截至目前,全縣防沙治沙面積已達5.2萬畝,實現了固沙增綠富農。”沙雅縣林業(yè)和草原局黨組書記、副局長宋勇介紹。 沙雅縣通過創(chuàng)新機制,鼓勵和扶持社會資本參與防沙治沙工作,探索出企業(yè)得利、生態(tài)得益的治沙模式,解決了生態(tài)治理的可持續(xù)性問題。對嚴重荒漠區(qū)域,通過引進治沙企業(yè)進行綠化造林,已完成2.2萬畝梭梭林植造。
近年來,沙雅縣先后啟動實施了“三年三十萬畝造林綠化工程”“污水處理廠南側風沙策源地治理工程”“百萬畝防沙治沙工程”等一批助推國土綠化行動及林草生態(tài)修復工程,譜寫了一曲曲人進沙退、沙退人進的華章。截至目前,全縣森林覆蓋率由“十二五”末的6.19%增加至7.14%,森林資源總面積達到484.02萬畝,沙塵天氣數量明顯減少,降水日數顯著增多,“綠”“富”同興成為沙雅防沙治沙成效的生動寫照。
新聞發(fā)布平臺 |科極網 |環(huán)球周刊網 |新商報網 |中國商界網 |互聯快報網 |萬能百科 |薄荷網 |資訊_時尚網 |連州財經網 |劇情啦 |5元服裝包郵 |中華網河南 |網購省錢平臺 |海淘返利 |太平洋裝修網 |勵普網校 |九十三度白茶網 |商標注冊 |專利申請 |啟哈號 |速挖投訴平臺 |深度財經網 |深圳熱線 |財報網 |財報網 |財報網 |咕嚕財經 |太原熱線 |電路維修 |防水補漏 |水管維修 |墻面翻修 |舊房維修 |參考經濟網 |中原網視臺 |財經產業(yè)網 |全球經濟網 |消費導報網 |外貿網 |重播網 |國際財經網 |星島中文網 |上甲期貨社區(qū) |品牌推廣 |imtoken下載 |imtoken |名律網 |項目大全 |整形資訊 |整形新聞 |美麗網 |佳人網 |稅法網 |法務網 |法律服務 |法律咨詢 |尼達尼布翻譯 |媒體采購網
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11-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系網站:55 16 53 8 @qq.com